作者:keva
云影苑讯: 《南京照相( xiāng)馆》彻底带热了大盘!截至( zhì)发稿,暑期档票房已经超( chāo)过74亿。
《南京照相馆》口碑发( fā)酵后,预测票房从最初的( de)12亿持续上涨至16亿,如今已( yǐ)经飙升至40亿。其热度不仅( jǐn)让自身受益,同时也带动( dòng)《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 zhàn)记2》《戏台》等电影票房迎来( lái)涨幅,电影行业等来回暖( nuǎn)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该( gāi)片今年2月开机,4月杀青,7月( yuè)25日上映,整个落地周期不( bù)到5个月。创作过程如行云( yún)流水。适逢今年是中国人( rén)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fǎ)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 yǐng)在这个节点上映,申奥直( zhí)言这是他对于这段历史( shǐ)的心意。
立足电影行业的( de)角度来看,拍得快,上映快( kuài),还能做到质量佳。在影视( shì)寒冬的时代里,快速完成( chéng)的《南京照相馆》为电影行( xíng)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从《孤( gū)注一掷》到《南京照相馆》,申( shēn)奥展现出颇为高效的创( chuàng)作力。
早在2023年,他已经萌生( shēng)了创作《南京照相馆》的念( niàn)头。申奥的姥爷参加过新( xīn)四军,他从小就听姥爷讲( jiǎng)战争的故事。大概12岁时,看( kàn)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 diàn)影《屠城血证》,更奠定了他( tā)对这场战争的认识。2023年,《志( zhì)愿军》编剧张珂给申奥讲( jiǎng)了四五个正在孵化的故( gù)事。其中他对《南京照相馆( guǎn)》最感兴趣。
2024年2月,距离《孤注( zhù)一掷》上映仅仅过去半年( nián),《南京照相馆》正式立项,编( biān)剧为许渌洋(《我和我的祖( zǔ)国》)、张珂(《我和我的祖国》《志( zhì)愿军:雄兵出击》)和申奥。影( yǐng)片当时还叫《吉祥照相馆( guǎn)》,跟电影里的重要场景同( tóng)名。

申奥接受媒体访问时( shí)表示,班底默契是创作这( zhè)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 diǎn)。剧本创作阶段,他就想好( hǎo)了找哪些演员,并把演员( yuán)的特质写到角色里。他对( duì)刘昊然非常熟悉。高叶是( shì)他相识多年的师妹,王骁( xiāo)是他的邻居、周游则是好( hǎo)朋友,《南京照相馆》像一个( gè)“熟人局”。“现场效果是默契( qì)配合才有,我们一开始就( jiù)互相信任。”
从立项到开机( jī),电影花了一年的时间。筹( chóu)备期间,除了搜集大量书( shū)籍和纪录片等资料,申奥( ào)还曾和几位主创赴侵华( huá)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 tóng)胞纪念馆调研,很多台词( cí)都是在查阅资料期间,根( gēn)据记载中的日军口述而( ér)来。
申奥表示,起初《南京照( zhào)相馆》只设定了“屠杀照”一( yī)条故事线。但在查阅资料( liào)过程中,发现了日军强迫( pò)中国人摆拍来蒙蔽国际( jì)舆论的“亲善照”。他觉得这( zhè)段历史鲜少被影视作品( pǐn)提及,于是就把“亲善照”与( yǔ)“屠杀照”列为两条主线。
电( diàn)影在2月开机,7月上映,整个( gè)落地周期不到5个月。适逢( féng)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zhàn)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zhēng)胜利80周年,电影在这个节( jié)点上映,申奥直言这是他( tā)对于这段历史的心意。

拍( pāi)得快,口碑高,还准备冲击( jī)40亿+的票房,《南京照相馆》究( jiū)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找( zhǎo)到新的拍摄角度,主动贴( tiē)合年轻观众。 回望创作历( lì)程,申奥谈到了电影与当( dāng)下的连接。他留意到以往( wǎng)很少影片特别聚焦地战( zhàn)争背后的文化掠夺和舆( yú)论争夺,所以电影创作初( chū)期就决定沿着这个思路( lù)去尝试。他坦言创作上就( jiù)有意贴近年轻人,所以用( yòng)一组的年轻朋友关系传( chuán)递给观众,学会分辨是非( fēi)黑白,分清敌我的理念。
其( qí)次是集中力量来拍摄。 剧( jù)组耗时3个月在上海影视( shì)乐园1:1复刻了抗战时期南( nán)京街区,照相馆、城墙、邮局( jú)等重要场景都矗立在这( zhè)个街区里。从街道的布局( jú)到店铺的招牌,从人物的( de)服饰到道具的使用,都力( lì)求与历史相符。电影置景( jǐng)指导秦枫近日接受媒体( tǐ)采访时表示,片中约七成( chéng)镜头在上海影视乐园里( lǐ)拍摄完成。这种做法也大( dà)大提高了电影的创作效( xiào)率。
常规来说,一部电影从( cóng)开机到上映,少则1年,多则( zé)无限期。《南京照相馆》可谓( wèi)在主旋律电影的赛道上( shàng)完成了进阶。那么,它是一( yī)个可以参考的范例吗?

近( jìn)期市场涌现出多部高分( fēn)佳作。8分的《戏台》最早在2021年( nián)立项,开发过程一波三折( zhé),资金链差点崩断;另外两( liǎng)部8分+的动画电影《浪浪山( shān)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更( gèng)花了数年时间一帧一帧( zhēn)描画,才有了如今画风精( jīng)美的呈现。
“花了5个月就完( wán)成的《南京照相馆》是个例( lì)中的个例,需要像中影这( zhè)样的国家队保驾护航。一( yī)方面是保证项目全程不( bù)会出现资金断裂,另一方( fāng)面是能够迅速招揽最好( hǎo)的人才,且上映阶段能够( gòu)选择最好的档期,保证一( yī)定的排片。”资深从业者QQ对( duì)云影苑说道,有些看似迅( xùn)速完成的项目可能在研( yán)发阶段已经打磨很久,只( zhǐ)是官宣开拍到上映时间( jiān)很短。从成片质量来看,好( hǎo)的项目一定不会仓促上( shàng)阵。
同样是战争题材的《金( jīn)刚川》也有过国家队护航( háng),曾在4个月内完成并上映( yìng)。该片启动在2020年6月中旬,上( shàng)映时间是2020年10月23日(中国人( rén)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 guó)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为10月25日( rì)),前后不到四个月,斩获票( piào)房超过11亿。
只是这部集结( jié)了管虎、郭帆、路阳以及张( zhāng)译和吴京的电影,口碑不( bù)算特别出色。

“又快又好,可( kě)能不存在。”影视策划Terrence对时( shí)光网直言,所谓开发时间( jiān)很短的项目,官宣之前可( kě)能已经策划数年。《金刚川( chuān)》比较特殊,三位导演临危( wēi)受命,“抢着时间”拍出来了( le)。虽然拍得很快,但可以看( kàn)到,它和长时间筹备的《长( zhǎng)津湖》相比,制作上有一定( dìng)的差距。
Terrence表示,如今头部导( dǎo)演基本都是同时推进多( duō)个项目,且优先推进成型( xíng)的项目。真正称得上拍得( dé)又快又好的导演只有张( zhāng)艺谋。“他的团队磨合了很( hěn)多年,非常明确导演的需( xū)求。”
《满江红》2022年6月开机,2023年1月( yuè)上映,前后大概7个月,票房( fáng)报收45.44亿;《第二十条》2023年6月备( bèi)案,2024年2月上映,全程约8个月( yuè),票房报24.29亿。
近年高产如张( zhāng)艺谋,一次又一次次交出( chū)令人惊艳的成绩单。但整( zhěng)体看来,短时间内拍出佳( jiā)作并非易事。不过从创作( zuò)的角度来看,上述电影提( tí)高制作效率的方式或有( yǒu)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南( nán)京照相馆》在上海影视乐( lè)园搭建了场景,几乎七成( chéng)拍摄都在园区完成。《唐探( tàn)1900》也用过类似的手法。

《唐探( tàn)1900》2024年7月开机,10月杀青,由于早( zǎo)早定档2025大年初一,所以创( chuàng)作时间非常紧迫。剧组为( wèi)此制定了详细的拍摄计( jì)划。
从资源调动和成本分( fēn)配等角度考虑,先是选择( zé)了前往了德州建城,从草( cǎo)图设计到完成搭建,用了( le)不到10个月的时间,95%以上的( de)戏份都在这里完成。
《唐探( tàn)1900》总制片人范霞透露,刚开( kāi)始拍摄时,场景还没完全( quán)搭完,当时采用的是分区( qū)拍摄。且每天都有两组演( yǎn)员在待命。一旦遭遇雨天( tiān),原定的室外戏就会及时( shí)转至室内拍摄。在严谨的( de)规划和资源的集中加持( chí)下,影片在上映前完成制( zhì)作,顺利进军今年春节档( dàng),豪取票房36.12亿。

“市场渴求能( néng)快速产出的佳作,但创作( zuò)模式本身决定了这种情( qíng)况难以大范围出现。”电影( yǐng)从业者QQ感慨,“电影快速拍( pāi)完并上映是奢侈的,不会( huì)成为行业趋势。”
早在上世( shì)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 diàn)影圈,曾批量涌现过“速成( chéng)品”。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仅( jǐn)用7天拍完,《倚天屠龙记之( zhī)魔教教主》同样7天杀青。按( àn)导演刘伟强和王晶的说( shuō)法,当年不少影片是“无本( běn)开机”,拍摄现场全靠“飞纸( zhǐ)仔”,即剧本边拍边改,临场( chǎng)创作贯穿全程。
编剧陈宇( yǔ)曾对云影苑分析,如今回( huí)看,有人会觉得当年的港( gǎng)片更“好看”,但这并非单纯( chún)源于编剧编出了好的本( běn)子。社会环境、电影功能、生( shēng)产机制等多重因素共同( tóng)作用,才造就了彼时的独( dú)特质感。当然,剧本创作也( yě)并非“耗时越长越优质”,一( yī)个打磨十年的剧本与三( sān)个月速成的剧本,很难用( yòng)时间简单衡量优劣。电影( yǐng)的核心在于最终呈现的( de)效果。故事、镜头、演员表演( yǎn)在创作过程中早已融合( hé)成有机整体。就像近年一( yī)些影片让人觉得“故事不( bù)行”,核心问题往往不局限( xiàn)于故事本身。

“电影最重要( yào)的是能回本、能赚钱。”Terrence认为( wèi),如今资方投资比过去谨( jǐn)慎得多,更倾向选择有市( shì)场潜力的项目,也都希望( wàng)影片拍完后能快速上映( yìng)。毕竟商业片有档期节点( diǎn),文艺片也有冲奖的时间( jiān)窗口。从开发到制作,上映( yìng)时间往往早有规划。比如( rú)暑期档上映,可能前一年( nián)春天就开机,演员档期会( huì)在更早的时间就落实。
从( cóng)放映端来看,市场确实需( xū)要快速拍完且品质尚可( kě)的电影。如今观众的观影( yǐng)需求已从欣赏故事、感受( shòu)审美,逐渐转向对情绪价( jià)值的追求,而观众的情绪( xù)变化很快,因此能精准适( shì)配当下观众情绪的电影( yǐng)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票房( fáng)收益,这也倒逼电影需要( yào)更快的制作节奏,Terrence分析道( dào)。
爱情片等小体量作品可( kě)以融入网络热梗和热门( mén)话题,快速迎合观众审美( měi);但大制作体量的影片,因( yīn)覆盖人群广,很难兼容这( zhè)种快速制作的节奏,需要( yào)时间沉淀。“如果一味迎合( hé)观众转瞬即逝的审美,必( bì)然做不出好作品。”用QQ的话( huà)来说,“主创理解和消化当( dāng)下的审美趋势,再结合自( zì)身表达进行创作,一切都( dōu)离不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