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苑讯 在2006年的春晚小( xiǎo)品《说事儿》中,黑土大叔向( xiàng)小崔爆料,白云大妈的新( xīn)书《月子》其实写得极其艰( jiān)辛,“七天才憋出六个字”。
多( duō)数观众看到这都会会心( xīn)一笑,觉得黑土大叔说得( dé)太夸张了,再没灵感也不( bù)至于平均一天一个字都( dōu)写不出来吧。
那么,假如现( xiàn)在问你,有人能一天写出( chū)一万多字,连续一个月甚( shèn)至更久,且保证文字质量( liàng)很高,你会相信吗?
近日,《红( hóng)高粱》《警察荣誉》《无所畏惧( jù)》的编剧赵冬苓遇到了一( yī)件难事。

随着《警察荣誉2》《无( wú)所畏惧2》《光与霾》《重器》等多( duō)部重量级新剧密集官宣( xuān),网友发现,这几部剧集的( de)编剧都是赵冬苓,而赵冬( dōng)苓今年已有新剧《老家伙( huǒ)》播出,还有《北上》《沙尘暴》等( děng)剧待播。
创作效率如此之( zhī)高,有网友笃定地评论:她( tā)肯定雇了枪手和团队帮( bāng)她写。
赵冬苓本人则很明( míng)确地回应:没有枪手,没有( yǒu)团队,每个字都是自己敲( qiāo)出来。
网友不是第一次对( duì)赵冬苓的写作速度产生( shēng)质疑,赵冬苓本人也不是( shì)第一次回应质疑,但质疑( yí)并未随之消失,包括这次( cì)。
如何证明署着自己名字( zì)的剧本是自己写的?
韩寒( hán)的小说是自己写的吗?《霸( bà)王别姬》真的是陈凯歌拍( pāi)的吗?
这里面似乎有着永( yǒng)远绕不完的逻辑怪圈。
不( bù)管作者本人如何解释,阴( yīn)谋论永远存在。但扒一扒( bā)网友们产生阴谋论的原( yuán)因,似乎包含着巨大的信( xìn)息量。
团队+枪手的模式是( shì)不是已经成了影视行业( yè)的常态?是哪些因素制约( yuē)着普通编剧,让他们不能( néng)像赵冬苓一样日产万字( zì)?
本期《时光观察》,我们来聊( liáo)一聊编剧是如何码字的( de)。
不用团队和枪手这件事( shì),为什么让人觉得“反经验( yàn)”?
团队不是贬义词
很多网( wǎng)友认为大编剧背后必然( rán)有团队和枪手,这种判断( duàn)显然有点以偏概全。但在( zài)影视行业内,大编剧雇佣( yōng)团队和枪手确实是一个( gè)非常普遍的现象。
雇佣团( tuán)队和枪手,违背编剧的职( zhí)业道德吗?这个要看具体( tǐ)情况。
比如在传统的美剧( jù)创作中,编剧基本上都以( yǐ)团队形式参与——资深编剧( jù)向电视网络兜售创意,通( tōng)过试播集检验后,这位资( zī)深编剧就会成为新剧的( de)发起人(Creator),他不仅要组建编( biān)剧团队,甚至还会对整部( bù)剧负责。

像观众熟悉的《权( quán)力的游戏》《三体》的编剧、制( zhì)作人戴维·贝尼奥夫和D·B·威( wēi)斯,以及《绝命毒师》《风骚律( lǜ)师》系列的编剧、制作人文( wén)斯·吉里根等都是著名的( de)Creator。
Creator下面的编剧团队通常人( rén)数较多,一些多季剧集有( yǒu)十几、二十几位编剧是很( hěn)正常的配置。
他们的工作( zuò)模式通常是集体讨论,在( zài)确定了详细的大纲后再( zài)分头创作,有时也会以情( qíng)节、人物、台词等形式分工( gōng)合作。
当然,编剧团队可能( néng)还包含由行业专业人士( shì)(如律政题材邀请律师,医( yī)疗题材邀请医生)担任的( de)顾问、剧本医生等。
编剧赵( zhào)冬苓就提到,因为她喜欢( huān)写法律题材的剧本,她也( yě)组建了自己的法律顾问( wèn)团队,在剧本创作前期,团( tuán)队成员会参与剧本的讨( tǎo)论。
应该说美剧编剧的工( gōng)作模式是更适应工业化( huà)制作的,多年来也一直是( shì)国内影视行业学习借鉴( jiàn)的对象。
枪手是个敏感词( cí)
在国内,很多所谓的“团队( duì)创作”有些变味。
有能力接( jiē)活的大编剧同时操作好( hǎo)几个剧本的情况是行业( yè)内常态,因为“谁都不会和( hé)钱过去”。写不过来,就自己( jǐ)总体把控,雇人具体执行( xíng)。
美剧编剧不管数量多少( shǎo),都直接和制片公司签约( yuē),而国内则常常出现大编( biān)剧雇小编剧,小编剧雇大( dà)学生,层层分包的情况。处( chù)在金字塔下层的编剧们( men)往往沦为写手,甚至枪手( shǒu)。
枪手没有署名权,这是很( hěn)多小编剧的“致命痛点”。因( yīn)为没有署名,就无法在履( lǚ)历表中积累作品,没有作( zuò)品就很难完成从枪手向( xiàng)编剧的转型,陷入死循环( huán)。
在云影苑的采访中,艺术( shù)院校里的戏剧影视文学( xué)、导演等专业的在校生和( hé)毕业不久的社会新人是( shì)这类“枪手”的重灾区。以国( guó)内影视行业中心北京为( wèi)例,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 xì)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 děng)高校的学生,如果想进入( rù)编剧行业,枪手几乎是一( yī)条必由之路。
一些老编剧( jù)会告诉新人编剧,做枪手( shǒu)也是学习写作的过程,新( xīn)人能力不足,写出的东西( xī)要反复修改后才能用,有( yǒu)人愿意找你做枪手就不( bù)错了。
当然,也有很多新编( biān)剧对老编剧的署名承诺( nuò)不屑一顾,因为是先写剧( jù)本后有署名,中间可能隔( gé)着数年时间,很多承诺最( zuì)终都停留在口头上。
更多( duō)的时候,这种署名承诺是( shì)老编剧向新人压价的筹( chóu)码。也就是职场上常说的( de)“画大饼”。
即使是入行多年( nián)的编剧,如果没有成名成( chéng)腕,也一样需要跟着著名( míng)编剧,才能接到大制作的( de)作品,运气好的话可以署( shǔ)名联合编剧,或者自己署( shǔ)名编剧,著名编剧署名总( zǒng)编剧。
没有人甘心为他人( rén)做嫁衣裳,每年围绕答应( yīng)署名但最终没有署名,或( huò)者认为应该给自己署名( míng)但没有署名的纠纷数不( bù)胜数。

例如,热度上堪称近( jìn)几年“剧王”之一的《隐秘的( de)角落》在上线后遭两位编( biān)剧起诉,两位编剧称他们( men)参与了剧本创作但未获( huò)得署名,要求剧方赔礼道( dào)歉并更正署名。
此事当时( shí)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导( dǎo)演辛爽和几位署名编剧( jù)纷纷发表声明,驳斥这两( liǎng)位原告的说法。辛爽更是( shì)在回应中明确写下四个( gè)字:没有枪手。
写过《雍正王( wáng)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 shì)》等热门剧的编剧刘和平( píng)算得上国产电视剧最顶( dǐng)级的编剧之一,连他也经( jīng)历过被小编剧起诉要求( qiú)署名的事。
《北平无战事》2014年( nián)播出后,胡强、刘桉两位编( biān)剧不满编剧栏只有刘和( hé)平一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sòng)。

按胡强、刘桉的描述,早在( zài)2007年,刘和平曾与两人签订( dìng)编剧合约,约定两人担任( rèn)总编剧刘和平的编剧助( zhù)手,刘和平按每集15000元支付( fù)稿酬,两位编剧在剧集播( bō)出时享有署名权。
两人表( biǎo)示,他们按约定完成了前( qián)期采访、资料搜集的工作( zuò),并完成了故事梗概、人物( wù)小传、14集分集梗概及前3集( jí)完整剧本,之后项目暂停( tíng),两人离开。7年后《北平无战( zhàn)事》才在电视台播出。两人( rén)虽未参与后续工作,但剧( jù)中采用了大量两人创作( zuò)的内容,理应享有署名权( quán)。
刘和平本人虽未详细回( huí)应此事,但有担任过刘和( hé)平编剧助理的年轻编剧( jù)站出来为他发声,否认两( liǎng)位原告的说法。最终,案件( jiàn)以两位原告败诉告终。
有( yǒu)些人讲规矩,也有很多人( rén)不讲规矩,外人难以分辨( biàn)。由于行业内乱象丛生,“枪( qiāng)手”是行业内一些大编剧( jù)们不太愿意提及的话题( tí)。
不过赵冬苓倒是很大方( fāng)地回应了自己在这方面( miàn)的做法。
“有我的学生或他( tā)人曾经和我合作过剧本( běn),但只要别人参与了,哪怕( pà)最后我大部分没采用甚( shèn)至完全没用,也一定会署( shǔ)上对方的名字并付给报( bào)酬。所以我才说我不用枪( qiāng)手。在我看来用枪手一是( shì)对创作的不尊重,二是对( duì)他人劳动的不尊重。关于( yú)团队,我有创作团队,也就( jiù)是对我的剧本进行开发( fā)、或在我创作时提供一些( xiē)其他方面的支持……但进入( rù)剧本创作,我单独署名的( de)就是我本人写的。”
谁是编( biān)剧码字路上的绊脚石?
每( měi)当打开word,就想去打扫卫生( shēng)
作为中国“最快”的编剧之( zhī)一,赵冬苓对自己写作速( sù)度的描述确实令人咋舌( shé)。
她透露,平均写作一部电( diàn)视剧仅花费四个月左右( yòu),其中前期采访和大纲写( xiě)作大概需要三个月,剧本( běn)正文写作仅需要一个月( yuè)左右,“我写快了,一天一集( jí)。”
非影视行业人士可能不( bù)了解一集电视剧剧本的( de)体量,虽然没有统一标准( zhǔn),制片方一般会将一集电( diàn)视剧剧本的字数控制在( zài)12000字至16000字之间。
当然,有的制( zhì)片方会要求更多字数,甚( shèn)至达到20000字一集,这种情况( kuàng)通常针对小编剧,“明面上( shàng)的说法是防止编剧注水( shuǐ),废戏太多,导致成片时长( zhǎng)不够,实际上就是想花一( yī)集的编剧费,拿一集半甚( shèn)至两集的剧本。”一位编剧( jù)向云影苑透露。

也有极少( shǎo)数导演要求字数少一些( xiē),比如王家卫在拍摄《繁花( huā)》时就要求编剧把每集剧( jù)本控制在9000字左右。不过像( xiàng)王家卫这样的导演,在电( diàn)视剧行业实在凤毛麟角( jiǎo)。
哪怕一集电视剧剧本只( zhǐ)有10000字,保质保量,连写一个( gè)月,恐怕也不是普通人能( néng)完成的。更难以像赵冬苓( líng)一样,常年保持这样的工( gōng)作状态。
艺术创作有时是( shì)很私人化的,不同的编剧( jù)写作习惯会非常不一样( yàng)。如赵冬苓每天只写作5小( xiǎo)时,上下午各两个半小时( shí),剧本每个字都是自己在( zài)键盘上敲出来的。不追求( qiú)时长,追求高效。
和赵冬苓( líng)同岁的刘和平就不会打( dǎ)字,他的工作习惯是自己( jǐ)口述,由编剧助理整理成( chéng)文字。《北平无战事》剧本80万( wàn)字,前后写了7年。创作后期( qī),为了赶稿刘和平每天口( kǒu)述剧近17个小时,需要两位( wèi)助理分两班轮流打字。
再( zài)比如赵冬苓说自己每天( tiān)能写10000多字,还是在有意压( yā)着速度的情况下。作家、编( biān)剧麦家却说自己每天只( zhǐ)能写1000字,因为“上午写的东( dōng)西我中午吃完饭以后会( huì)看,一般觉得不好的话就( jiù)把它删掉,这样的事情可( kě)能在晚上还会发生一次( cì)。”
一位编剧告诉云影苑,码( mǎ)字速度这件事,不但不同( tóng)的人情况不一样,不同文( wén)体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 rú)一整部电视剧的剧本会( huì)多达几十万字,这样的体( tǐ)量必然考验编剧的体力( lì),甚至意志力,“没有人,至少( shǎo)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光靠( kào)灵感写完一整部电视剧( jù)的剧本,没灵感的时候也( yě)得码字,这时靠的就是经( jīng)验、技巧、套路。”
这位编剧透( tòu)露,没灵感硬写也确实蛮( mán)痛苦的。他每天坐在电脑( nǎo)前,打开空白的word时,就是他( tā)一天中最痛苦的时刻。有( yǒu)时对着电脑枯坐几分钟( zhōng)后,他会开始整理桌面,先( xiān)整理电脑桌面,再整理书( shū)桌桌面。之后再对着电脑( nǎo)枯坐一会,还没灵感就开( kāi)始整理房间,“编剧的家一( yī)般都是非常整洁的”。
而一( yī)部电影剧本通常只需要( yào)30000到40000字。字数少,但情节更凝( níng)练,需要反复打磨,就像普( pǔ)通人描述一件事,十句话( huà)描述清楚和一句话描述( shù)清楚,难度是很不一样的( de)。
另外,剧本不是小说,不是( shì)直接面向观众的文体。“剧( jù)本更像是给剧组工作人( rén)员看的说明书,描述清楚( chǔ)就好,不需要文笔优美。”
一( yī)定程度上,剧本也不需要( yào)事无巨细,好给导演和演( yǎn)员留下创作空间。小编剧( jù)如果写得太满,导演还可( kě)能不高兴,认为编剧越俎( zǔ)代庖。“有些新手自作聪明( míng)地把摄影机怎么调度都( dōu)写到剧本里,(剧本)肯定会( huì)被毙掉。”
永远改不完的剧( jù)本
对于编剧来说,码字只( zhǐ)是开始,反复的修改才是( shì)真正的考验。
不久前上映( yìng)的电影《刺猬》改编自小说( shuō)《仙症》,原作者郑执也担任( rèn)了电影的编剧。郑执告诉( sù)云影苑,《仙症》2018年发表,没几( jǐ)个月导演顾长卫就联系( xì)到他,表示想把这篇小说( shuō)改编成电影,并邀请他参( cān)与编剧。

从写剧本第一稿( gǎo)到电影开机,差不过经过( guò)了3年的时间,剧本至少10稿( gǎo)以上。郑执透露,电影拍摄( shè)了90多天,其中有70多天他都( dōu)24小时待在剧组。“每天都在( zài)跟导演、演员讨论,剧本永( yǒng)远是流动的,永远不会定( dìng)死。”
刚刚凭借《繁花》拿下白( bái)玉兰奖、飞天奖最佳剧本( běn)奖的编剧秦雯,之前已经( jīng)创作过《我的前半生》《流金( jīn)岁月》《赘婿》等作品。包括秦( qín)雯在内,大多数专业编剧( jù)的工作习惯都是从人物( wù)小传、大纲入手,之后创作( zuò)分集大纲,分集大纲没问( wèn)题才会开始剧本正文写( xiě)作。
但《繁花》的大纲通过后( hòu),王家卫不让秦雯写分集( jí)大纲,而是要求她直接写( xiě)剧本,“修改成本”一下就上( shàng)去了。
秦雯接受采访时表( biǎo)示,“我从2019年开始写剧本,剧( jù)本一直在推翻。写完五集( jí)了,从头再来。写完九集了( le),感觉不对,再重新来过。这( zhè)个过程经历了很多遍。”
赵( zhào)冬苓总结自己写作速度( dù)快的原因时,特别提到,她( tā)的剧本一般都是一稿过( guò),光这一项就节省了很多( duō)时间。
“我几乎和制片方没( méi)开过什么会,基本上我拿( ná)出来就是成稿。交给制片( piàn)方,就通过了。在开机以前( qián),在导演进入以后。稍微地( dì)修改一次就过了,就拍摄( shè)了。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流( liú)程,从来不存在那种反复( fù)地修改。”
对于很多小编剧( jù),赵冬苓“无需修改”的工作( zuò)状态可能会让他们羡慕( mù)到流泪。除了能力不足,还( hái)有太多的不可抗力让他( tā)们不得不改。
一位青年编( biān)剧告诉云影苑,他手上有( yǒu)一个刑侦题材的电视剧( jù)项目,做了三年了,还停留( liú)在大纲阶段。这部剧有真( zhēn)实的案件原型,三年前制( zhì)片人还带着三个编剧去( qù)当地采了风,跟当地民警( jǐng)做了采访,中间一度很顺( shùn)利。
人物小传、大纲完成后( hòu),这位编剧以为很快就会( huì)进入分集阶段。但制片人( rén)说立项方面出了问题,迟( chí)迟不能通过。制片人一边( biān)跑立项,一边接受各路高( gāo)人的指点,要求编剧修改( gǎi)大纲,增删人物,原本已经( jīng)成型的故事慢慢偏离了( le)方向。
中间另外两个编剧( jù)感觉项目要黄,先后退出( chū)。最后这位编剧虽然没有( yǒu)正式退出,但制片人已经( jīng)好久没有联系他了,据说( shuō)还在跑立项。
一位刚刚出( chū)组的编剧告诉云影苑,他( tā)刚完成的这个剧是个急( jí)活,年底就要赶着播出。原( yuán)本已经有编剧写好了剧( jù)本,但临开机制片人又觉( jué)得剧本质量不行,找来两( liǎng)个编剧进组边拍边改剧( jù)本。
中途导演和制片人还( hái)对剧本的理解产生了冲( chōng)突,编剧夹在中间左右为( wèi)难。剧拍到一半,制片人直( zhí)接换了导演。
在此期间,修( xiū)改剧本慢慢变成了大范( fàn)围地重写,大概有三分之( zhī)一都是驻组编剧写的。好( hǎo)在制片人答应播出时给( gěi)他们署名。
像这样在剧本( běn)某个阶段进进出出的编( biān)剧大有人在,在“十个项目( mù)九个黄”的影视行业不算( suàn)新鲜事。
当然也有一些别( bié)有用心的制片人、编剧用( yòng)这种方式骗稿、骗创意——从( cóng)你这骗个大纲,从他那骗( piàn)个小传,多骗几次,剧本也( yě)就七七八八了。

前几天编( biān)剧于正发文爆料很多电( diàn)视剧只有几集、十几集剧( jù)本就开机了,“一大堆人写( xiě),不说别的,就说人物逻辑( jí)就是个大毛病。什么时候( hòu)内娱定个规矩必须全剧( jù)本开机,且开机后不能大( dà)改,估计这种烂剧扎堆的( de)情况会好一点。”
今天怀疑( yí)枪手代笔, 未来会不会怀( huái)疑AI写作?
除了团队和枪手( shǒu),还有一种质疑编剧原创( chuàng)性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dà)了。
ChatGPT等AI大模型发布后,编剧( jù)是最先被预测将被取代( dài)的职业之一。随着国内AI模( mó)型的兴起,AI写作这把火也( yě)烧到了中文影视圈。
AI能不( bù)能代替编剧写剧本?目前( qián)阶段应该是不能,未来不( bù)好说。
一位制片人告诉时( shí)光网,ChatGPT刚兴起那会,他就试( shì)过了,对中文支持有限,国( guó)内的AI大模型他也试了个( gè)遍,不管怎么喂素材,还远( yuǎn)远没进化到可以原创剧( jù)本的阶段。
之前,《黑镜》制作( zuò)人 Charlie Brooker 也尝试过用 ChatGPT 给《黑镜》写( xiě)剧本。剧本写出来后,他的( de)评价是:乍看有点意思,仔( zǎi)细一看,纯粹胡扯。

去年,好( hǎo)莱坞经历声势浩大的编( biān)剧、演员工会大罢工,其中( zhōng)就涉及到制片公司如何( hé)运用AI的争议。
很多人可能( néng)以为编剧工会的诉求会( huì)是禁止AI写作进入剧本创( chuàng)作领域,以防止编剧的个( gè)工作被抢走。
实际上编剧( jù)工会的诉求是可以让AI当( dāng)枪手,不过是给编剧当枪( qiāng)手,而不是给制片公司当( dāng)枪手。
具体来说,美国的编( biān)剧工会要求制片公司不( bù)得利用编剧创作的素材( cái)去训练AI;编剧可以用AI辅助( zhù)写作,但警告制片公司,AI生( shēng)成的素材不能用于削弱( ruò)编剧作家的署名比重或( huò)分散其他权益;制片公司( sī)可以将AI生成的剧本交给( gěi)编剧重写或润色,而编剧( jù)仍将被视为项目的第一( yī)编剧……
也许在未来,编剧这( zhè)份工作真的会被AI取代。又( yòu)或者,到了某个时间,知名( míng)编剧们要自证的问题会( huì)变成“剧本是我写的,不是( shì)AI写的”。
这一天的到来对于( yú)影视行业来说究竟会是( shì)好事,还是坏事,现在还很( hěn)难说。
《重案六组3、4》《巡回检察( chá)组》的编剧余飞对AI创作这( zhè)个话题了提供了一个有( yǒu)趣的观点。
“一个振奋人心( xīn)的消息是:文生视频已经( jīng)很厉害,而且还在飞速迭( dié)代,以后能产出内容的人( rén)直接做成视频不会是太( tài)难的事情。所以,制片人、导( dǎo)演、演员也因此面临着很( hěn)大的威胁,很可能比编剧( jù)面临的威胁更大。”
大家共( gòng)勉吧!
作者: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