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姜文粉丝,但是喜( xǐ)欢《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 fēi)》,点映首场看完。
看完很生( shēng)气,感觉姜文出了一篇阅( yuè)读理解,让观众来做。
我认( rèn)为好的电影,每一处画面( miàn)、台词,都要为剧情服务。如( rú)果90分钟无法讲完,一定要( yào)塞成144分钟,那你要塞得有( yǒu)意义。所以不必讨论是否( fǒu)有隐喻,它是一定的,因为( wèi)有些剧情莫名到不是隐( yǐn)喻根本无法解释。
简单说( shuō)几处:
1)第一任,沈老师不教( jiào)了,只需表达「他已经成长( zhǎng)到我的极限」「需要多个老( lǎo)师教」即可,非要说「我女儿( ér)去美国了」,完全没关系。
2)第( dì)二任,欧亚老师,非要强调( diào)说她的学生们纷纷背叛( pàn)她,给足镜头,然后在郎朗( lǎng)取得奖杯后不再教他。而( ér)且为啥后来又晕倒?
3)第三( sān)任,诸葛伯乐老师,出演他( tā)的根本就不是一位演员( yuán),而是一位摄影指导。一个( gè)音乐家,为什么手里拿着( zhe)网球拍接电话?他的比赛( sài),第一一堆人,第二一堆人( rén),第三没有人,第四是郎朗( lǎng),也丝毫没有道理。
4)在林老( lǎo)师那里,为什么要安排洗( xǐ)澡的戏份?为什么要突然( rán)停电?灯灭后郎朗不知所( suǒ)措,难道大东北的从来没( méi)停过电?然后还要煞有介( jiè)事的说“光没了”
5)最后为啥( shá)要说“东北”就是“东北亚”?郎( láng)朗学的都是柴、肖,怎么弹( dàn)的是《茉莉花》和《黄河大合( hé)唱》周围的人还热泪盈眶( kuàng)?
这里面的每一位老师,都( dōu)有一些云里雾里的人设( shè),只有把「隐喻」按上去,才讲( jiǎng)得通:
1)沈老师代表战后同( tóng)盟国,一开始提携东方国( guó),后来重心放到了亲女儿( ér)美国上。
2)欧亚老师,名字就( jiù)回答了,贯穿欧亚大陆的( de)大国,也就是苏联,接棒支( zhī)援东方国。但是社会主义( yì)国家纷纷叛逃。林老师作( zuò)为新的红色思想进入之( zhī)后,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 zhōng)苏也决裂。后来欧亚老师( shī)晕倒,代表苏联解散了。
3)诸( zhū)葛伯乐老师就是美国,开( kāi)着小汽车。两人打电话时( shí),手里拿着的不是网球拍( pāi)tennis,其实是table tennis,也就是代表着乒( pīng)乓建交,开启了中美友谊( yì),但是对美国来说,他那里( lǐ)第一第二的小弟一大堆( duī),根本轮不到郎朗。
4)林老师( shī)洗澡,以前总是别人帮忙( máng)洗,现在要自己洗,就是说( shuō)主动权要掌握到自己手( shǒu)中。灯和光明,在姜文那个( gè)时代,就代表毛,而郎朗叛( pàn)逆后的突然灯灭,就代表( biǎo)人民的光的消失。而且郎( láng)朗叛逆的时候的妆造,海( hǎi)魂衫+凃红,多明显的红卫( wèi)兵形象
还有一个很莫名( míng)其妙,就是郎朗是82年出生( shēng)的,上小学学习列宁?这是( shì)63年出生的姜文的事儿。
5)最( zuì)后的“东北亚”就更明显了( le),亚洲的东北部——不就是东( dōng)方国么,朗朗弹的是东方( fāng)国人民站起来的故事,所( suǒ)以才那么多人热泪盈眶( kuàng)。
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cǐ),他的隐喻,已经变成明喻( yù)了。
我想说,我看明白了,但( dàn)是过程很累很无语。
姜文( wén)想站着把钱赚了,既满足( zú)自己的表达欲,又能达成( chéng)商业上的成功。
但为了醋( cù)包饺子,多了很多莫名其( qí)妙的情节,虽然通过快速( sù)的剪辑节奏和夸张的表( biǎo)演来掩盖,但效果依旧甚( shèn)微。
人物形象非常片面,一( yī)些角色突然出现又突然( rán)消失,说一些云里雾里的( de)话(没错,就是暗号)。
情感没( méi)有合理变化,节奏一直是( shì)突突突打怪升级,不能说( shuō)是一部电影,只能说是一( yī)部传记片,但记的不是郎( láng)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