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是我们这个( gè)时代的巨著。在剧中,创作( zuò)者谏山创刻意地引导观( guān)众,思考了这样一个伦理( lǐ)学问题:“ 对于复仇行为,是( shì)否存在着一个限度?在限( xiàn)度内的复仇可被认为是( shì)正义的,而超出限度的复( fù)仇则是不义的。 ”毋庸置疑( yí),这一问题在整个人类历( lì)史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 yào)的地位,而为了辅助观众( zhòng)的思考,谏山创设计了“艾( ài)伦的四次进击”,下面我们( men)分别对其展开分析。
第一次进击:刺杀歹徒( tú),拯救三笠
我相信,所有观( guān)众都会觉得这一次进击( jī)是正义的。歹徒残害了三( sān)笠的家人,还准备进一步( bù)伤害三笠。艾伦则带着三( sān)笠进行复仇,把他们全杀( shā)了。没有人会觉得艾伦的( de)行为有什么不妥。虽然刺( cì)伤歹徒带着三笠逃跑(可( kě)能)也是一种选择,但观众( zhòng)和想法和艾伦是一样的( de)——凭什么?凭什么只能是你( nǐ)们杀我们,我们不能复仇( chóu),不能杀死你们?
第( dì)二次进击:消灭巨人,夺回( huí)故土
对于这一次进击,几( jǐ)乎所有观众也会觉得是( shì)正义的。特别是当观众知( zhī)道兽之巨人和铠之巨人( rén)是有意想把帕拉迪岛的( de)所有居民杀光时,当然要( yào)对他们展开复仇。不过,这( zhè)时已经出现了一些道德( dé)难题:当我们遇到像肯尼( ní)的同村人这样,前一秒还( hái)是自己的同伴,后一秒却( què)被迫变为巨人的情况,杀( shā)害他们也是正义的吗?对( duì)于这一难题,我们还有辩( biàn)解的余地:“虽然杀害他们( men)是残忍的,但如果不杀害( hài)他们,他们就会吃掉我们( men),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看( kàn),肯尼的妈妈不具备吃人( rén)的能力,所以即使她变成( chéng)了巨人,我们也没有杀害( hài)她。”因此,在观众的心目中( zhōng),第二次进击的正义程度( dù)其实稍弱于第一次,但仍( réng)旧在很大程度上是正义( yì)的。
对于前两次进击,我们( men)可以提炼出这些相同点( diǎn):1. 对方已经伤害了我方的( de)人;2.如果不抵抗,就会继续( xù)被伤害;3. 艾伦的做法是,我( wǒ)方的人不能再受到伤害( hài),因此要杀死他们。甚至驱( qū)除殆尽,一匹不留。这就到( dào)了耐人寻味的地方——第三( sān)次、第四次进击也拥有这( zhè)些相同点,但艾伦却逐渐( jiàn)被观众认为是“不义”的,甚( shèn)至到了第四次进击,几乎( hū)所有观众都觉得艾伦是( shì)个疯子!
第三次进( jìn)击:闪击马莱,延缓战争
这( zhè)一次进击,在观众心目中( zhōng)尚且还是能算作正义的( de),但其正义的程度相比前( qián)两次进击已经大打折扣( kòu)了。如果我们分析韩吉和( hé)艾伦的分歧,就会知道为( wèi)什么艾伦在这时已经变( biàn)得毁誉参半了。韩吉和艾( ài)伦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全( quán)世界都要打帕拉迪岛,这( zh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换言( yán)之,哪怕帕拉迪岛不想打( dǎ)仗,外界一定会打你。但韩( hán)吉的想法是,提升科技,加( jiā)强防守,并且尽可能外交( jiāo)斡旋。等到联合军真的打( dǎ)过来了,再进行保卫战。
而( ér)艾伦的想法,和前两次进( jìn)击完全相同——凭什么只能( néng)是他们入侵我们,不能是( shì)我们入侵他们?全世界不( bù)是要消灭艾尔迪亚人吗( ma)?那我为了保护帕拉迪岛( dǎo),现在就在马莱给你个下( xià)马威,让你暂时失去对我( wǒ)出兵的能力。艾伦的这次( cì)进击尚且能算作正义,是( shì)因为帕拉迪岛打的是反( fǎn)侵略战争。但艾伦为了反( fǎn)侵略直接先开战,并且杀( shā)了一大批马莱平民,这一( yī)应对方式,就带来了争议( yì)。我们会发现,这一复仇行( xíng)为,似乎已经超出了某种( zhǒng)限度——马莱的平民虽然是( shì)战争的支持者,但并未直( zhí)接杀害帕拉迪岛人。甚至( zhì),与上面所提到的被迫变( biàn)成巨人的肯尼村民相比( bǐ),马莱的平民对帕拉迪岛( dǎo)人生命上的威胁近乎为( wèi)零。但是,艾伦为了反侵略( lüè),还是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tā)们。与他相反,如果执行韩( hán)吉的想法,帕拉迪岛人面( miàn)对的则仅是入侵的联合( hé)军,杀死军人和杀死平民( mín)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 zài)观众心目中,艾伦的第三( sān)次进击,在尚且算是正义( yì)的同时,已经含有了许多( duō)不义的成分。
第四( sì)次进击:发动地鸣,摧毁世( shì)界
对于这次进击,几乎所( suǒ)有观众都会觉得是不义( yì)的。这不仅是因为全世界( jiè)除开军人,绝大多数都是( shì)平民,他们虽然恐惧巨人( rén),歧视艾尔迪亚人,但罪不( bù)至死;也是因为,即使屠杀( shā)了全世界,只留下帕拉迪( dí)岛的岛民,只要巨人之力( lì)不消失,岛上依旧还会划( huà)分派系,争斗不息。因此,发( fā)动地鸣既是极端残忍的( de),也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jué)问题的。
但正如我们上面( miàn)所说,艾伦的每一次进击( jī),动机和行动模式都是一( yī)样的。这一点在耶格尔医( yī)生抢夺王室之力时尤其( qí)明显,当弗里茨王告诉耶( yé)格尔医生,历史上艾尔迪( dí)亚人利用巨人之力,屠杀( shā)了太多无辜百姓;所以现( xiàn)在艾尔迪亚人的后代被( bèi)赶尽杀绝,也是情有可原( yuán),甚至是一种赎罪时。耶格( gé)尔医生动摇了。但是,和耶( yé)格尔医生共享记忆的艾( ài)伦,这时出离地愤怒了。他( tā)的想法,和第一次杀掉歹( dǎi)徒时是一样的——凭什么?凭( píng)什么祖先犯下的错误,要( yào)后人承担?凭什么帕拉迪( dí)岛人就必须引颈受戮,而( ér)不是反过来杀光所有敌( dí)人?
我们可以说,艾伦是尤( yóu)其自私的,只要自己在乎( hū)的人能不受伤害,杀掉多( duō)少“外人”都可以。我们也可( kě)以说,艾伦在某种意义上( shàng)是无私的,因为他从来都( dōu)不在乎自己的命,要是他( tā)一个人死能立马换来身( shēn)边人的幸福,他马上就可( kě)以去死掉。这恰恰证明了( le),对艾伦从“正义”到“不义”的( de)评价变化,并不是由艾伦( lún)思想或者行动模式的变( biàn)化引起的,四次进击,次次( cì)皆同。导致大家最终认为( wèi)艾伦是反派、是疯子的原( yuán)因,恰恰是复仇行为的不( bù)断强化,超越了我们(大多( duō)数人)心中所认同的那个( gè)限度。它由对三个歹徒的( de)复仇,强化为对所有巨人( rén)的复仇,强化为对马莱的( de)复仇,最终强化为对全世( shì)界的复仇。怀着追求自由( yóu)的热血,艾伦进击、进击、再( zài)进击,最终冲向绝路,无法( fǎ)回头。
这时我们再看韩吉( jí)的方案,就会更加体会到( dào)“限度”何在了。在意识到巨( jù)人之力即将在数十年内( nèi)被现代科技超越的前提( tí)下,韩吉只希望发动小范( fàn)围地鸣,让其他国家不敢( gǎn)再进攻帕拉迪岛,从而争( zhēng)取发展科技的时间。这样( yàng)杀伤的人数也被控制在( zài)了较小规模。但代价在于( yú),希斯特利亚作为弗里茨( cí)王后裔必须被严格保护( hù)起来,并通过生育维持帕( pà)拉迪岛发动地鸣的能力( lì)。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 shēng)活中的情况——为了国防,一( yī)小群人要牺牲自己的自( zì)由,随时为战争做准备,整( zhěng)个人生几乎都贡献给了( le)国防事业。但艾伦不仅反( fǎn)对弗里茨王的投降主义( yì)方案,甚至也反对韩吉这( zhè)一“适度动武”的方案。艾伦( lún)的想法还是和上面一样( yàng)的——凭什么?明明是你们要( yào)入侵帕拉迪岛,凭什么因( yīn)为你们的邪恶计划,希斯( sī)特利亚就要失去自由,被( bèi)强迫生育?艾伦的这一质( zhì)问是合理的,但这也正是( shì)最反直觉的地方。因为,韩( hán)吉的方案似乎指示着,当( dāng)规模上升到国与国之间( jiān)时,正义的复仇,似乎在适( shì)度动武的同时,也必须容( róng)忍己方受到一定伤害;换( huàn)言之,当我们做到了本国( guó)一点亏都不吃,让对方付( fù)出彻底的代价时,复仇就( jiù)已经超出了界限,成为了( le)不义的行为(读者可以自( zì)动填入最近的时政新闻( wén))。
因此,很多观众认为,抵达( dá)海滩的时候,进击的巨人( rén)就应该结束了。从故事完( wán)整性的角度我不赞同。但( dàn)在艾伦本人应该从此停( tíng)止复仇的角度上,我是赞( zàn)同的。韩吉方案是不够热( rè)血、不够自由、不够“保护我( wǒ)方”的;但韩吉方案却就是( shì)最现实、最权衡利弊、最合( hé)乎我们心目中的“正义”的( de)那个。
这就是谏山创的厉( lì)害之处,通过精心设计,他( tā)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sī)——追求自由的热血,一定总( zǒng)是“正义”的吗?不断地塔塔( tǎ)开,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 tí)吗?受害者的复仇,真的是( shì)毫无限度的吗?他一面启( qǐ)发着我们,一面又做出了( le)自己悲观的预测,正如剧( jù)情最后“耶格尔派”最终掌( zhǎng)握了帕拉迪岛的统治权( quán)一样,真的遇到了相同的( de)情况,在“合乎正义的复仇( chóu)”和“不吃一点亏的战斗”之( zhī)间,很多人可能还是会选( xuǎn)择后者。就像绀碧、像艾伦( lún)所想的那样——我只知道自( zì)己的亲人朋友受伤害了( le),而你们和我非亲非故,为( wèi)了亲人朋友,我当然就要( yào)把你们当敌人,甚至要驱( qū)除殆尽,一匹不留。
所以,还( hái)是不断提醒自己吧,在弗( fú)里茨王和艾伦之间,还有( yǒu)韩吉。如何成为像韩吉那( nà)样既不投降、也不疯狂,坚( jiān)守正义的人,是我们每个( gè)人看完《进击的巨人》后都( dōu)要不断思考的事。
唐上程( chéng)
202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