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效拉垮。

某几集扣( kòu)像扣出了恐怖谷效应,求( qiú)节目组花点钱招几个正( zhèng)经的特效师吧,节目不好( hǎo)看是能力问题,扣像都扣( kòu)成这样是拉不到投资了( le)还是后期预算被人黑了( le)?我好歹也是10年付费老粉( fěn),就给我看这个吗?

作为影视( shì)后期的从业者,我就想问( wèn)问宴吉,就这种制作水准( zhǔn)是怎么好意思自称“超级( jí)工作室”的?
2.搜证环节过于( yú)固化。 每个玩家挑选另外( wài)一个玩家的空间搜证,彼( bǐ)此之间缺乏叙事性互动( dòng)。前几季里在这一环节会( huì)有玩家代入故事情节的( de)演绎,比如经典的“成全”cp,不( bù)单是在开会的时候干聊( liáo)聊出来的,而是由在搜证( zhèng)环节玩家不断代入角色( sè)的各种小互动营造出来( lái)的。那时候的搜证中途,玩( wán)家会带着角色设定去到( dào)另一个玩家面前直接质( zhì)问他。没有这些现场的互( hù)动,开会的时候唱的那首( shǒu)《成全》怎么能有那么动人( rén)的力量?

而鬼鬼如此被老粉怀念( niàn),也是因为她随时都在戏( xì)里,时不时就会和其他玩( wán)家互动。要知道在场景里( lǐ)的糖一定是比在会议室( shì)里的糖更有带入感、更好( hǎo)磕的。而现在的搜证环节( jié)完全就是纯找东西,现在( zài)甚至直接跳过搜证环节( jié)看集中推理的部分都不( bù)会有任何影响,因为现在( zài)的搜证环节给观众提供( gōng)的信息和集中推理环节( jié)是完全一致的,甚至集中( zhōng)推理环节讲得更清楚。
搜( sōu)证环节的另外一个问题( tí)就是公共空间几乎没有( yǒu)什么线索。公共空间往往( wǎng)是置景里面积最大的一( yī)部分,这一块空间原本可( kě)以作为玩家搜证互动的( de)最优场所,但是由于没有( yǒu)安排线索,导致玩家几乎( hū)没有涉足,更不会有彼此( cǐ)交互。
以第10案为例,搭了那( nà)么大一个超市的景,竟然( rán)只用来在开场的时候在( zài)门口抢鸡蛋。里面的各种( zhǒng)零食最后只能在路透镜( jìng)头里出现,在正片里几乎( hū)完全沦为了背景板。如果( guǒ)置景的预算太多,完全可( kě)以挪一点到后期去把画( huà)面做好看一点。
对比一下( xià)我心中最经典的第三季( jì)第一案《玫瑰酒店》,酒店前( qián)台、楼道垃圾桶、排风扇都( dōu)安排了线索,这些都是供( gōng)玩家第二轮集体搜证时( shí)探索的内容,更不用提还( hái)设计了各种密道、密室等( děng)新空间。而现在的第二轮( lún)集体搜证已经变成了一( yī)群人乌泱泱挤进一个个( gè)已经被翻过一遍的小房( fáng)间翻箱倒柜,难道节目组( zǔ)不觉得这样就算找出了( le)新东西也会显得第一轮( lún)搜证很多余吗?
除此之外( wài),搜证环节缺乏互动产生( shēng)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这一( yī)季第一轮集体搜证的次( cì)数明显增多,没有了类似( shì)“成全”cp那样在现场互动的( de)场面,搜证分组就失去了( le)意义,场景里同时存在几( jǐ)个玩家也就不再重要了( le)。并且由于搜证环节没法( fǎ)提供新的情节和人物关( guān)系,节目组不得不往场景( jǐng)里塞进更多玩家,寄希于( yú)让玩家之间的贫嘴和玩( wán)梗来增强这一段的可看( kàn)性。 这种形式与之前的形( xíng)式相比充分暴露了宴吉( jí)作为导演的叙事能力的( de)不足,搜证时让玩家玩梗( gěng)耍贫嘴,集中讨论时让玩( wán)家讲故事,完全放弃了一( yī)大块原本可以用来叙事( shì)的空间,只在集中讨论时( shí)讲故事,不但极大削弱了( le)沉浸感,为了讲完复杂的( de)人物关系还挤占了集中( zhōng)讨论时原本应该用来推( tuī)理的时间,完全本末倒置( zhì),变成了“名侦故事会”。
3.剧本( běn)不能说非常拉垮,但是导( dǎo)演组的倾向性实在太明( míng)显了。 节目组为了帮助凶( xiōng)手逃脱,凶手的动机、手法( fǎ)和时间全都可以从头藏( cáng)到尾,没有任何证据和时( shí)间线线索来作证。 比如第( dì)10案确认凶手最重要的条( tiáo)件是触发过预言镜,预言( yán)镜的内容给这一期的凶( xiōng)手提供了杀机和作案手( shǒu)法,而这一期却没有任何( hé)一个证据和时间线线索( suǒ)可以证明凶手进到过预( yù)言镜所在的空间。甚至也( yě)没有证据来证明凶手有( yǒu)进入该空间的意图。最后( hòu)给出的解释是凶手脾气( qì)暴躁,在吵架吵输的第二( èr)天又去找人吵架,这个信( xìn)息是一条仅存在于凶手( shǒu)脑海里的信息,也就是说( shuō)只要凶手否认自己进过( guò)该空间,在其他人的视角( jiǎo)里他就是一个没有任何( hé)破绽的纯路人。
再比如第( dì)8案,凶手的身份是一个可( kě)以用作品温暖他人的绘( huì)本作者,且他在所有人中( zhōng)与死者的交集是最小的( de),表面上看他的身份比全( quán)场人都要干净。而他的动( dòng)机形成是他偷听到其他( tā)人和死者的对话,以及收( shōu)集到了死者的罪证。可是( shì)却没有任何一条线索指( zhǐ)向他有可能出现在对话( huà)现场附近和罪证所在空( kōng)间,也就是说凶手的动机( jī)同样也只存在凶手的脑( nǎo)海,其他人无从得知。那么( me)在没有证据证明凶手知( zhī)晓死者恶行的前提下,谁( shuí)能想到恶人不是死于当( dāng)年的受害者,而是死于一( yī)个不知情的旁观者?更可( kě)笑的是节目组为了制造( zào)节目反差效果,把凶手的( de)身份设计得太好,以至于( yú)凶手玩家本人在复盘时( shí)都在质疑凶手的杀机的( de)合理性。
节目组这么设定( dìng)当然可以出乎所有人的( de)意料,但是代价是抹杀了( le)前面的所有的推理存在( zài)的意义,把观众变成了一( yī)个花几个小时时间看一( yī)群傻子闲扯的大傻子。